English

读书人语“集束效应”

1998-03-1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房向东 我有话说

这几年出小说与五四时期与文革前期甚至与1989年以前的新时期,有了很大的不同。先前,书是一本一本地出,比如《子夜》、《创业史》、《沉重的翅膀》等,也许是孤陋寡闻,我并不曾听说它们是属于这个书系,还是属于那套丛书的。然而,它们在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。这几年,流行所谓轰动效应,书要几本捆在一起同时出,就像一颗手榴弹扔出去不够响了,要把几颗手榴弹捆成一团,来一个“集束效应”,轰隆一响,震耳欲聋,让读书界一下子把目光往他们这套书上“集束”。可是,我看来看去,这些在诸如“红玫瑰”、“白牡丹”、“黑猩猩”、“绿毛龟”之类的招牌下炮制出来的作品,虽然有了“轰动效应”,可是很快都成了过眼云烟。老实说,并不见有一部可以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的。出版社花精力“炒作”,有的作者在选“代表作”时却不愿将“炒作”选进,这对出版社来说,个中滋味,一定是不会太单调的吧。

本来,写一本书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,是作者长期生活积累和苦心思索的结果。有的作者一辈子只写一本书,故尔有了“一本书主义”的说法。于今,为了“集束效应”,不少作者被施了化肥,产量普遍增长,质量却平平,甚至滑坡。我以为,这与过分强调编辑“策划”,有很大的关系。在“策划编辑”的“策划”下,产生了“遵命”写作的现象。而且,这一现象似乎将成为趋势,即“策划编辑”提出要求,作者在几个月、有的甚至在十几天内拿出一本书,以此来凑足策划者们的“红白黑绿”系列。如此“策划”的结果只能是粗制滥造,炮制出来的大多是文字垃圾。

当年,解放军打坦克,常常用集束手榴弹,现在读书界的“坦克”是谁呢?换言之,这种“集束效应”是做给谁看的、为了什么呢?我以为,一是为得奖,为了邀功领赏。现在有的获奖书,印了千把册,制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评奖者和领导看,为了得到领导的好评。领导有没有看这些书呢?十之八九是没有看的。如果领导都去看这些书,他们还有时间做领导工作吗?他们只看包装,看一捆书摆在那里,被这种阵势糊弄了。这样的书有什么社会效益?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表示怀疑。二是为了钞票。有的书还没印出来,媒体就沸沸扬扬,评论者还没有看到书,就把它捧上了天。这是糊弄读者。人们对假冒伪劣商品深恶痛绝,可是,我不禁要问,这种误导读者的欺骗宣传与虚假广告有什么区别呢?这类书的出版,造成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浪费,无异于把假冒伪劣的商品卖给消费者。读者若是去读这类书了,白白浪费时间,从这一意义上说,编者无异于是谋财害命。总之,一些人“集束”扔出来的,根本不是手榴弹,而是假冒伪劣的“手榴弹”———是一堆鞭炮而已。

糊弄领导为了名,糊弄读者为了利,为名苦为利苦,却丢掉了出版的本质。还有多少人在为文化事业“苦”呢?辛辛苦苦工作一生,为人类的文化事业留下点什么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